外贸市场同比连续增长13个月,是怎么实现的呢?
7月13日,上半年进出口成绩单公布。据海关统计,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8.07万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27.1%。6月,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3.29万亿元,比上年增长22%,从2020年6月开始连续13个月实现比上年增长。
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巩固,外贸进出口稳步向好,再创佳绩。海关总署发言人、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,上半年中国外贸继续保持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良好势头,为全年外贸量稳步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外贸稳步增长
今年上半年,进出口规模达到最佳水平。其中出口9.85万亿元,增长28.1%;进口8.22万亿元,增长25.9%。与2019年同期相比,进出口、出口、进口分别增长22.8%、23.8%1.7%。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增长势头良好。上半年,中国对前三大贸易伙伴东盟、欧盟、美国分别进出口2.66万亿元、2.52万亿元、2.21万亿元,分别增加27.8%、26.7%、34.6%;日本进出口1.18万亿元,增加14.5%。同期,中国对一带一带沿线国家、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增加27.5%、22.7%。
李魁文表示,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继续活跃,与东盟、印度、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迅速增加。
住宅经济产品、钢材、汽车等出口表现突出,成为推动中国沿线国家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。据统计,上半年,中国以铁路运输方式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2097.8亿元,增长43.1%,比水运、公路、空运快15.3个、13个、21.3个百分点。
从贸易模式来看,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较快。上半年,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1.19万亿元,增长30.7%,占中国外贸总值的61.9%,比去年同期增长1.7个百分点。从贸易主体来看,民营企业的主力地位更加巩固。上半年,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8.64万亿元,增长35.1%,占中国外贸总值的47.8%,比去年同期增长2.8个百分点,继续居中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。
预计全年保持快速增长
李魁文说:国内经济稳中加强,稳中向好,市场主体活力增强,为外贸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。今年上半年,我国经济稳定复苏,工业增加值、固定资产投资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,生产需求持续回升,为外贸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上半年,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增长29.1%,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出口增长32.1%,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出口增长46.1%,明显高于外贸总体增长率。同时,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增长28.6%,市场采购出口增长49.1%。进出口商品数量分别增加16%和29%,有效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。
许多国际组织连续提高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。例如,4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估计提高到6%,6月份世界银行将估计提高到5.6%。
总体而言,目前新冠状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,疫情走势复杂,外贸发展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。李魁文表示,去年下半年,我国外贸进出口比去年上半年增长近27%,受高基数影响,今年下半年进出口同比增长或将放缓,但全年进出口仍有望保持快速增长。
为全球抗疫作出重要贡献
五月底,广州、深圳等地发生局部疫情,部分港口出现不同程度的拥挤,相关航线的运费也出现了一定的波动。李魁文表示,随着有关地区疫情防控形势的改善,目前港口通行能力正在逐步恢复。六月二十四日,盐田港区整体运行全面恢复,其它港口也全面恢复。
据李魁文介绍,海关总署迅速采取措施,切实保证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效率。当前,南方主要港口的海运出口货物平均可在1小时内办理完整的海关手续,没有因海关监管而造成货物积压滞港。
李魁文表示,中国坚持人类健康共同体的理念,积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。在需求巨大、疫苗供应紧张的情况下,我们尽最大努力为外界提供更多的疫苗,支持各国对抗疫情,为促进疫苗在全球的公平分配和使用,促进全球抗疫合作做出应有的贡献,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。
今年上半年,中国向112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超过5亿剂新冠肺炎疫苗和原液,相当于全球疫苗总产量的六分之一,为全球抗疫合作和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。